


联系我们0935-5931268
土地市场“除北京(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上海(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广州(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深圳(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等外,杭州(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厦门(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珠海(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宁波(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湖北(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湖南(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山东(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辽宁(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四川(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河南(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安徽( 农用地、 商住地、 工业地)等已开始进行城市大数据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目前约有400个城市在进行城市大数据工作。
这个工作的意义通俗一点说就是,地铁涨价与否、限号与否、拆迁面积等都需要通过这些数据来影响执行方向,目前是住建部、国土部等8个部委正在大力推进的工作。
自2005年开始,北京市朝阳区城市是住建部数字化第一批试点城区之一,既有国际化的商贸中心,国家级体育、商贸中心都在朝阳区,也有隐患较多的五环左右的城乡结合部。
在9年时间中,朝阳区正在建设大数据库及其运行系统,早前北京市朝阳区治理采取的是信息化,而不是现在的数据化,所谓信息化就是当你定位发现一个摆地毯的,然后你把信息转交给城管,然后城管收到信息将这个摆地摊的撵走,这个信息最多是一个“告状”信息。
而数据化是根据摆摊人的收入情况、摆摊次数等统计出他的经济状态和发展规划,通过这些数据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寻找中央美术学院人士设计早餐店等办法,经济条件好一点的摆摊人可以租用,对于经济条件特别差的摆摊人采取其它办法)。简单地说,信息化就是朝阳区一个人摆摊和朝阳区1万人摆摊的解决思路是一样的,即“赶走”;而数据化面对朝阳区一个人摆摊和朝阳区1万人摆摊的解决思路是区别对待。
北京市朝阳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皮定钧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目前城市管理的数据化已在初步执行中。
“我们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把全区4万多村民院、单位院、出租大院全部普查,并且做在GIS系统上,对每一个村民院都进行了重新的编号,在四个方面采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开展服务。同时十八里店乡的三个村我们在进行智能化试点,具体来说就是先把村里一线工作人员落实承包责任制,他这个村划成若干个片,一个片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比如有七百多个村民院,就存在智能手机里,每个月检查一次,消防安全、流动人口的数据等都在里面,我们三个月检查一次,形成对他的评价,目前这些还在起步阶段但是个方向。”皮定钧表示。
除了在执法领域采取数据以外,在很多领域朝阳区也还是进行城市数据化管理,皮定钧再举一个例子,有的专家说北京市有360万套空房,有的专家说:“不是,是刚性需求”。“我们建立了朝阳区的房产数据库(108万套房),我们对140个社区的空房率进行了统计,按照国际标准,空房率小于10%的不存在泡沫,大于20%是严重泡沫,这个数据已经出来了,因为政府保密原因,这个数据不能公开,但我们的决策在指定房产政策的时候,心里是有数的。”
除了通过人力采集数据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高科技手段来采集数据,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在接受经济观察网专访的时候,“我们拥有成功的案例,像CBD拆迁我们就是用我们的卫星扫描一下CBD,电脑就显示我们需要拆迁多少平方米,我们需要植树多少平方米,修理多少道路。”
“像北京市的交通,现在这么多人每天乘坐公交、地铁,每个人都刷卡,我们如果把这个记录整理起来是非常宝贵的资料,对于分析大家出行规律、解决交通拥堵非常重要,哪些地段应该多派车,对解决北京的拥堵会起很大作用。”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的时候说。
多部委联合出重拳
目前城市大数据已经运用于政府的基础服务(交通、道理等)、公益性服务和商业增值服务(社区、商场等)。
唐凯介绍道,城市大数据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目前,有超过400个城市公开宣布建设智慧城市,不过虽然智慧城市建设已经逐渐落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赖明说,“由于技术规范不一致、准确性和一致性差、安全责任不明晰、目标利益不协调等,各地方、各部门成为信息孤岛,以某地级市为例,相关系统设计的信息采集重叠率达到82%,信息不一致率达到27%,信息不完整率达到43%,存在大量的重复投入和信息盲点。”
也就是说,大多数城市的数据都是放到各个委办局信息化数据当中,每个委办局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用自己系统软件、硬件和服务,这些数据彼此之间是不能够互联互通的,所以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可以快速得到唐家岭的拆迁数据,但北京市住建委或并不拥有这些数据。或者,当你在北京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在北京的一个电话都能让你被定位,而当你在上海的时候,却无法被北京定位。
不过,城市管理正呈现出综合化、规范化、科学化、数字化以及精细化等趋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司副司长孔金辉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根据自身的职能和技术优势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地理信息在城市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333个地级以上数字城市建设工作我们已经启动了320个,240多个城市已经建成在国土、规划、安全、旅游、消防等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城市的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的应该效益和社会效益。”
孔金辉向记者表示,这样的举动,并不仅仅是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进行,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等部门都在参加。
待解决的个人隐私保护
同时与城市大数据相关的物联网产业园、软件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云计算数据中心等也是遍地开花,那么问题来了,你的房屋、消费、交通等习惯像被人统计着,而空中还有遥感技术随时监测着你的行动区域,对于一个合法的居民来说是不是没有自己的隐私权?
这样的举动看起来非常遥远,但在政府内部却具有重大意义,比如在APEC期间,只要扫描一下地形,就知道哪些企业的监控污染情况等,因为企业属于纳税人,需要公开透明化,所以并不涉及到隐私,但如果对个人呢?
国土部一位人士给记者开了一个玩笑,“年轻的时候在野外找矿碰到内急时,就随地解决,现在在野外内急的时候,会寻找一把伞遮住在解决内急,因为现在的遥感技术是已经定位到每个角落,你这个土地上几次被人搞破坏(建设小产权房、炸山等),几次在这个地方解决内急等都是有具体数据的。”
据悉,除了个人金融领域的数据被保护外,其它领域的个人数据还没有法律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权。
宁家骏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的时候表示现在个人隐私安全尚未启动,“只能说现在我们做的工作是按照国家统一的部署和安排,做好城市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安全管理、安全人才的培养和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但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上,除了意识之外,还需要一定是管理和技术并重的,但我们短期内根本摆脱在信息安全基础底层技术还处于跟随状态下。”
赖明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现在的确要加快制定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和政府保密数据采集、使用和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制定关于数据产权归属、转让和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递、检索、授权应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等。”